柳永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 2016-12-26 10:44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柳永的词的特点是什么
柳永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全心全意致力于写词的文人,也是带领北宋文人开启宋词之路的引路人。坎坷的仕途经历,让他流连于各种青楼场所,倾听歌妓和市井的心声,为宋词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改变词的审美和内涵,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宋词人柳永
柳永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柳永扩大了词的范围,不论是题材上还是立意上都和以往的词人不同。柳永写了很多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将词涵盖的对象转向了市井百姓,甚至青楼,所以柳永的词带有很浓重的乡土气息,很是亲切。其表达的内容更是标新,其词中有的表达了世俗女子泼辣大胆的爱情观念,有的则表现命运多舛的悲苦女子的痛苦心声,还有的表达了对下层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二是柳永发展了词的长调慢词这种体制,改变了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再加上柳永本人精通音律,所以自创了很多新调,后来长调蔚然成风,柳永功不可没。
第三便是柳永的词运用很多的表现手法,柳永将小赋上的许多变现手法都运用到词曲的创作上。柳永的词里有很多铺叙、渲染的艺术手法,他的词中还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他的词格外优美。
第四声是柳永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他的词没有唐五代词人那种雕琢的习气,而是吸收了很多生活中的口语、俗语,通俗易懂。他的词中还借鉴了不少俗曲和新的腔调,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
北宋词人柳永怎么死的
柳永是中国宋词词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柳永的婉约词清新亮丽,细腻婉转,充满着真挚的感情。柳永约生于公元984年,原名柳三变,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又称柳七。
柳永纪念馆中柳永的雕像
柳永一身仕途之路相当坎坷,暮年及第,之后便一直被调来调去,约于公元1053年去世,因为在正史《史记》中没有柳永的个人传记,所以关于柳永的死因,没有详细且确切的记载。现在关于柳永去世原因及埋葬地点的说法都来自宋朝和清朝的文人笔记,而且都是零零散散的记录,加上世人各种言传,要具体且正确地说出柳永的死因和埋葬地难上加难。
关于柳永去世的说法大概有四种,第一种是在《方舆胜览》中记载的,柳永卒于襄阳,死的时候家中没有别的财产,是一群歌妓将柳永埋葬在南门外。每年春日的时候就去给柳永上坟,世人称之为“吊柳七”。后来被形成一种风俗,一直延绵到宋室南渡。
第二种是在《独醒杂志》中记载的柳永晚年到过枣阳,与那里的乐工歌妓相伴,整日填词写词,最后死在兴隆附近,也是歌妓凑钱埋葬了他。
第三种是《避暑录话》中记载的柳永死在途中,王和甫埋葬的柳永,传说北固山下有已经被湮没的柳永的墓。在清代的《桥西杂志》中记载柳永被葬于镇江。
第四种说法是《分甘余话》和《真州绝句》中出现过柳永的墓在征仪仙人掌,但是这个地点无考,而在《隆庆仪真县志·免谈考》和《嘉庆扬州府志·冢墓》中都写下郭柳永埋葬在仪征胥浦,所以这是比较可信的说法。
全面解读柳永的一生
柳永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诗人,字耆卿,本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来自己改名柳永,因在家重给排行老七,所以又称柳七,祖籍是河东人(今天在山西)后来迁居到福建崇安人,约生于公元987年。
柳永画像
柳永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柳嵩,曾经是沙县县丞,父亲柳宜曾出任南唐御史。淳化元年,柳永的父亲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跟随父亲上任,咸平六年即公元1003年,柳永作下《望海潮》拜谒孙何,此词让柳永名声大震,景德年间,柳永离开杭州前往苏州,不就又回到扬州,在那里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公元1008年,柳永进京赶考,1009年,柳永初次考试落第,心中不满作下《鹤冲天-黄金榜上》,1015年,柳永参加礼部考试,又落第,同时与他的老相好虫娘之间关系出现问题,又作下《征部乐-雅欢幽会》,1018年,柳永考试再次落第,1024年第四次考试还是落第,愤怒地离开京城,南下。
1029年,柳永返回京城,触目伤情,又离开京城,到西北去了。公元1034年,宋仁宗亲政,开启恩科,考试渡渡放宽,柳永终于及第,拜官睦州团练推官,那时候柳永已经年近暮年,所以柳永非常高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在那里深得百姓的爱戴,两年后被调往浙江定海。1043年又被调到泗州做判官,之后便经常调来调去,1046年任著作郎,三年后转太常博士,第二年改任屯田员外郎,定居润州,四年后,1053年,柳永去世。
柳永定风波内容介绍赏析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的这首词是《宋词三百首》之一。该词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是一首伤春悲秋的闺怨之词。词的上阕写了一个痴情女子与爱人分别之后的百无聊赖的情景,词的下阕写的是女子思念爱人的心理活动。
柳永
上阕:自从入春以来,我已没有了欣赏窗外那美丽的绿叶和红花,每次见到那抹翠绿与艳红我就情不自禁的愁上心头,会想起曾经与你一同在院子里赏花摘叶的场景。而如今,你不在身旁,没有事情可以惊动我平静的心房。外面的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之上,黄莺哼着动听的歌声穿梭在细柳之间,而我还裹着被子似蚕茧一般不愿起床。滑嫩细致的肌肤已经渐渐地失去光泽,满头乌黑亮丽的秀丽也是散乱的随意垂在肩上,无人欣赏我精致的容颜,我也不愿再在镜前梳妆打扮。你自从离去之后,便再无消息,我内心的彷徨与落寞竟已无处安放。
下阕:如果早知道你会如此,我定会将你的骏马锁起来,不让你出门远去。日日于书房里和笔墨相处,我也可以与你吟诗作对,烹茶煮酒,共谈风月。如此,你便可常伴在我左右,我也不必躲躲闪闪地表达我对你的相思之情,可以过着宁静朴素的农家生活。我的美丽的青春也不必浪费在苦苦的等待之中。
词人在下阕为妇人描绘了一个男女之间十分美好的闲居生活,柳永不愧为“妇女之友”,对于女子的心思活动刻画的总是十分到位。这首词虽是写女子闺阁之怨,但其实也是柳永对自身生活的剖析,寄托了他自身的当时的心理状态。
柳永对词的贡献有哪些
柳永虽然本人地位卑微,一生历经坎坷,而且还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之类的烟花之地,与当时社会最低层的青楼歌女相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柳永没有社会地位,甚至于可说是受人鄙视的。但是柳永作的词,在当时虽为靡靡之音,但对后世却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柳永
在词的形式上,他将小令发展到了长调慢词。在柳永之前,慢词虽早已在民间流行,但是却不被文人之士认可。柳永从官宦之家的少爷到成为市民阶层中的一员,他常年与当时的歌女乐师交往,受他们的影响,他大量的创作慢词。一方面,他将旧调名翻新,把小令和中调变为慢词;另一方面,他还自己创作出了许多的新调慢词。此外,在单调和双调之上,他还创造了三叠的形式。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将毫不起眼的民间慢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柳永开拓了词的题材。自晚唐以来,诗才是上层社会的主流方向,词只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一项工具。诗论政治,词谈风月。而柳永却另辟路径,他将乐府诗中的各种情感题材,比如男女之间的爱恨别离,游子思乡的羁旅之愁等等。转而融入词牌之中,脱离了五言、七言、绝句等的束缚,可以被歌唱的词进入大众的生活,令人觉得耳目一新,给当时已经僵硬的文学融入了新鲜的血液。
柳永在形式、内容和艺术上都作出了很大的变革,他的词标志着宋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柳永与虫娘之间的故事
虫娘是诗词中是指歌姬舞女,在越剧《柳永与虫娘》中,讲述了柳永常年深入贫苦市民的生活中,因为常常为歌妓虫娘写词而被当时的贵人讽刺,后来柳永及第,生活苦闷之时,是洁身自好的虫娘挽救了柳永。
越剧中的柳永和虫娘
柳永的词中曾出现几次“虫娘”二字,如在《木兰花》中的“虫娘举措皆淹润”中的虫娘。后来柳永的几首词《集贤宾》中“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中的“虫虫”,《征部乐》中“但愿我、虫虫心下”中的“虫虫”,指的都是和柳永交好的一个青楼女子,也是在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的时候,柳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和名叫“虫娘”的歌妓关系发生破裂,柳永写下《征部乐-雅欢幽会》。
通过几首关于虫娘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柳永对虫娘的感情。在《木兰花》中写了包括虫娘的四个歌女,那时候虫娘并没有引起柳永太多的注意,但是在《集贤宾》中柳永对虫娘的称呼已经变为了虫虫,因为柳永那时候已经没有钱了,但是只有虫娘依然陪伴柳永的左右,所以柳永和虫娘之间便开启了心灵的交流,虫娘用自己的悲惨经历去呼应柳永坎坷的经历,虫娘给予柳永生活的勇气。在《征部乐》中,柳永对虫娘的称呼又一次发生转变,称之为“我的虫虫”,当时柳永虽然无法娶虫娘,但是在柳永的心中,虫娘已经是柳永的亲人了,但是在柳永的第二次科举考试落第的时候和虫娘发生矛盾,原因不详,柳永离开京城离开虫娘,独自漂流去了,后来虫娘这个人,虫娘这两个字再也没有出现在柳永的词中,但是虫娘一定是一位曾经走进柳永心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