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字什么
- 2016-12-23 09:33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字什么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之国,十分讲究敬老爱幼,维护传统。古时候的人,对于名字的讲究是很严格的,尤其是那些有身份的人,不管男女,到了成年之后,都会取一个字,以便于别人称呼他们,得到别人的尊重。一般的同辈以及下属的人只能称呼兄长和长辈的字,不能直呼其名。在他们的名字之外,有些人还会给自己起一个别号,也有别人给他们起的号,和名字没有关系。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号是卧龙;苏轼,字子瞻,号是东坡居士;再比如李白,字太白,号是青莲居士。而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时,他给自己起了另一个号,“六一居士”。那么欧阳修字有什么涵义呢?
永叔纪念公园
关于欧阳修字,有学者是这样理解的:古人的名和字相互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关联,可能意义相近,可能意义相反,也可能意义相连。修和永这两个字都有长的意思,只不过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修”主要侧重的空间概念,而“永”侧重的是时间概念。“叔”字是古代人用来排行的,“伯”是老大的意思,“仲”是老二的意思,“叔”是老三的意思,而“季”是老四的意思。比如说孙权,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字仲谋。再比如曹操,字孟德,徳和操都是表示节操德行的意思,孟也是用来排行的。所以人们推断欧阳修在家中可能是排行老三,家人希望他生活长久,所以给他起了字,叫“永叔”。
古时候的字,是为了别人表示对他的尊敬而起的。欧阳修在当时以及后世文坛上的影响力一直很大,所以人们要么称呼他的字号,要么都尊称他“欧公”。
欧阳修的词作评鉴
欧阳修的一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作。欧阳修的词《渔家傲》。此词牌原属讲唱文学的鼓子词,常作为定格联章轮番连唱,语言质朴流畅,在北宋民间为人们喜闻乐见。欧阳修用此民间曲牌写每月的应时节物景色和民间习俗,勾勒出一副水乡村娃生活的场面,富有浓郁的山水乡村风味。
欧阳修雕塑
欧阳修的词《采桑子》一共有十首,均是田园风情。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在词《采桑子》组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词在表面上似乎洋溢着“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的欢乐调子,但是却在在十顷西湖的明月清风下,笼罩着的其实是浓郁的英雄迟暮的悲凉情怀。欧阳修的在那个阶段仕途还是蛮坎坷的,政治遭遇很惨淡,特别是庆历五年时期的“张甥案”和治平四年间的“长媳案”,强加在他身上的罪名,那些莫须有的罪名给他带来的伤害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说明的,内心的痛苦处在奔溃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中每每作于歌舞酒宴的词,我们不难发现在豪放的背后由深微的隐曲、往复的悲慨所造成的“深婉”词境。
欧阳修的词《浣溪沙》,写的是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从而来反衬自己内心的苦闷。词句平缓,构造简单,最后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欧阳修的词《蝶恋花》,这首词悲凉婉转,词中的三个“深”字的叠用烘托出浓郁的暮春相思寂寥之情。人有情而花无情,无限的幽怨尽在其中。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
人穷志不穷,想要读书总归会有办法,读书条件和环境不好,也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克服,这就是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图为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石像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欧阳修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司法小官,但是为官清廉不敢错判重判任何一起案件,他认为当官有钱就是累赘,所以死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就连一间像样的东西都没有留下。欧阳修的家很穷买不起纸笔,可是她的母亲又想让他读书成才,这怎么办好呢?他的母亲一直为这事犯愁。有一天,她经过池塘看到荻草杆,于是就拿这个教欧阳修写字。她拿来一些沙铺平在地上,不厌其烦地用荻草杆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写字。时间久了,他认的字多起来了,他母亲就向有钱人家借书给他看,有时候还会把书抄录下来。欧阳修的学问不断提高,小小年级几乎可以过目不忘,而且写的文章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他的母亲同时教他做人的道理,又把他父亲怎么做官的告诉他,目的是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清廉好官。做人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虽然不能给予母亲多好的生活,但是也要保证母亲的温饱。欧阳修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跟他母亲的辛苦教育是分不开的。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每个母亲都像她这么教育孩子,何愁出不了更多的欧阳修。
著名的欧阳修是什么家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欧阳修画像
首先,他作为政治家,在政治上颇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书要求推行改革。他认为,当时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腐败。北宋王朝扬文抑武,造成长期冗官冗员的现象。他和范仲淹一起针对这些问题发起改革,结果改革失败,两人双双被贬。不久,欧阳修又被召回,和范仲淹,韩琦等人重新推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依旧被保守派击败,欧阳修再次被贬。之后,在皇佑元年,欧阳修被当时的皇帝重新任用,参与编写史书。
欧阳修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事实上,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远远超过他在政治上的。他和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并和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国二十五史之一的《新唐书》就是他主持修订的。欧阳修在文风上,继承和发扬了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平易明了,言之有物。当时和他针锋相对的学派是“太学体”,这种体裁的文章,都擅长玩弄古语,咬文嚼字,欧阳修最反对的就是这种文体。他认为,写文章应该严谨平易,通俗点说,就是要让人看得懂你在写什么。所以即使是他的散文,欧阳修也几乎都实实在在地写了一些事情。
据说,唐宋八大家有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可见其在文学界地位的杰出。而正是因为他,为当时的大宋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的文学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北宋欧阳修是书法家吗
欧阳修,他的表字为永叔,他的号是由他的著作《醉翁亭记》中取得,醉翁。他是我国古代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大文豪,他与苏轼等人一道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揭开了宋朝文学蓬勃发展的序幕,他的文章非常的出名,但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大。
欧阳修雕像
欧阳修写的文章非常多,许多文章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也使得他的文章名垂千史,成为了著名的大文豪,受人崇敬。使得他名声大振的不仅是他的文采,也包括他的书法。如果他的字潦草不堪,他的文章没人能看懂,又怎会大受好评。自古成名的文豪多数是书法家,欧阳修也不例外。他的字迹清晰,笔锋刚劲,深得颜真卿的真传。从古流传至今的欧阳修真迹,秀丽中带着刚劲,刚劲中带着秀丽,飘逸中带着些许严谨,严谨中不乏灵性。欧阳修没有像其他大文豪苏轼等人一样,书法上有过多称赞。但是他的笔迹也非常独特,虽然不及他的文章出名,但是也是一代书法大家。他的笔迹有颜真卿的特点,其中也有不少的他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性格也反应在笔迹上面,字如其人大约说的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的书法独具特色,一撇一捺都有他自己的印子,他的每一个字都映射了自己的性格。严谨中略带飘逸,清晰中也有一种别具匠心。他的字是他的影子,也是那个时代的影子。
诗文革新提倡者欧阳修世称什么
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澈、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官至翰林学士,领导北宋变法运动,死后欧阳修世称“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开创了散文文体的新风,语言简洁流畅,文章创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新风格。他所写的《醉翁亭记》中,语言简短凝练,经营秀润,其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被后世广为流传,传诵至今。开创了北宋文坛新的一代文风,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也是苏轼等人的良师益友,在各类学术领域中都有所涉猎,“唐宋八大家”,宋代的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可谓桃李满天下,从中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欧阳修早年与范仲淹是忘年之交,当时北宋朝廷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范仲淹主张改革,欧阳修也赞成他的意见,于是参与了范仲淹领导的改革变法运动,只是变法损害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最终以失败告终,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也牵涉其中。后来欧阳修被召回京,又与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在守旧派的阻挠下,又一次被贬,欧阳修仕途坎坷。直到皇佑元年,他被封为翰林学士,主持修著了《新唐书》,一改往日史书生僻难懂之风,在宋代的文坛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而后,主考礼部,录取了苏轼兄弟等人,为北宋的文坛培养了不少人才。晚年以太子师的身份辞职,六十六岁在家中逝世,获赐谥号“文忠”,欧阳修世称“阳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