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自缢之处在哪

  崇祯帝自缢之处在哪

  明思宗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最终自缢殉国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后世众人。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崇祯帝自缢身亡的地方究竟是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根据明史的记载,崇祯帝最后在走投无路之时,最后在清晨离开了紫禁城,和宦官一同登上万岁山,面对着万顷河山痛不欲绝,最终在寿皇亭中的一颗大槐树下自缢身亡。因而可以说崇祯帝自缢之处就是煤山的寿皇亭,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出历史遗迹,仅供后人观光吊唁。

  寿皇亭图片

  关于崇祯帝的自缢之处,还有一段十分凄美的故事。崇祯皇帝面对日渐萧条的大明王朝,国中也渐渐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起义,但是此时的崇祯并没有发现,而是一如既往地主持着自己的清政,终于到最后崇祯帝成为了孤家寡人,再无人能够伺候左右,崇祯帝于是斩杀了自己的妻儿,自己也和太监跑上了景山,面对着萧条的大明王朝,遗书给李自成,随后就在古槐树下自缢。自从崇祯帝自缢之后,景山就开始多了一个名称,很多人都认为景山是崇祯帝的墓地。崇祯帝自缢的那颗古槐也成为了一棵罪槐,永生永世背负着后人的责备。

  如今,崇祯帝的自缢之处早已经成为了人们观光游览著名的历史遗迹,早在民国年间,此处就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区,但是在文革期间,却遭到了疯狂的破坏,后来后人有对其进行修缮,但是如今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沧桑感。

  崇祯皇帝为什么在煤山吊死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明朝的都城北京的时候,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觉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于是在煤山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可以说崇祯皇帝是殉国而死的。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当时的崇祯皇帝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面对着一个积弊沉重的国家,身上的重担之重可想而知。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皇帝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在生活上崇祯皇帝非常的节俭,对于女色也不怎么爱好。崇祯皇帝是一位积极上进,非常想有所作为的皇帝。用现代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崇祯皇帝颇为贴切:“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繁忙的政务中,据说二十多岁的崇祯皇帝就长了皱纹,并且生出了很多的白发。

  虽然崇祯皇帝非常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明朝的积弊太深了,崇祯皇帝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整个的朝局,最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攻击之下,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在能够出逃的时候没有出逃,后来再想要出逃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崇祯皇帝在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的情况下,与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了北京的煤山上,看着大顺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哀叹一声,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殉国而亡,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国破家亡之时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崇祯皇帝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1644年明朝灭亡,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在安排自己的三个儿子出宫躲避之后,自己在煤山自缢身亡,崇祯皇帝儿子结局如何呢?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虽然每个人的经历存在着不同,但是最终却无一例外的被清政府统治者杀死,而杀死的罪名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崇祯皇帝的儿子们都是假冒的皇室血脉。

  崇祯皇帝的儿子在北京城破之后都被李自成的大顺军俘获,李自成希望能够借着手中的这三个皇子威胁当时的吴三桂,但是吴三桂投降了大清,于是李自成的如意算盘落空,后来崇祯皇帝的这三个儿子不知道怎么就逃离了李自成的控制。在流亡的路上三兄弟走散了,从此开始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历程,但是最终都殊途同归,被大清杀害。

  崇祯皇帝的大儿子

  崇祯皇帝长子朱慈烺剧照

  回到了被清政府掌握的北京城,投奔到了自己的外祖父门下,但是其舅舅和外祖父觉得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于是希望朱慈烺离开,因此就吵了起来,最后竟然打了起来,惊动了清政府,朱慈烺被抓了,对于清政府来说这同样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放了当然不行,杀死又会大失人心。于是多尔衮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以朱慈烺假冒明朝皇子的罪名将朱慈烺杀害了。

  皇三子朱慈灿出家做了和尚,后来被清政府擒获,经过审讯,这位朱慈灿与顺治8年、12年、13年、16年和康熙12年打着“朱三太子”旗号起义诸多皇三子大不相同,完全有可能是真的朱慈灿。于是康熙帝效仿多尔衮,以冒充假皇子的罪名将其杀死了。

  最小的皇四子朱慈焕是运气最好的一个,在流亡途中遇到了明朝的一位姓王的官员,并且被他收养,改名为王士元,之后又遇到了一位姓胡的官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于是朱慈灿以王士元的身份一直活到了七十五岁,并且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个孙子的大家庭。但是他却在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字的时候按照了明王室的辈分,取了“和”字,并且在最后的那个字上加上了“土”偏旁,这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一位和尚借着明朝皇四子朱慈灿的名义造反,于是朱慈灿隐瞒多年的身份暴露了,最终被清政府抓住,并且全家都被杀害了。

  崇祯皇帝儿子结局如何?崇祯皇帝的儿子们最终都难逃一死,全部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朱由检谥号是什么

  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位悲情皇帝,朱由检的一生可以用“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来概括,朱由检在国破家亡之际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朱由检谥号有两个,一个是清政府为其上的谥号:“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另一个是南明为其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剧照

  朱由检谥号代表了清政府和南明小朝廷对朱由检一生的评价。清政府为朱由检上的谥号简称为“庄烈愍皇帝”,“庄”的意思是朱由检死于原野,这一点是符合朱由检的死亡方式的。“烈”的意思是有功安民,秉德遵业,圣功广大,业成无兢等,从崇祯皇帝的一生来看,崇祯帝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有功安民,也可以说是圣功广大。“愍”的意思是在国遭忧,遭遇兵寇之事,祸乱方作,使民悲伤等,这一字对于朱由检来说是相当的贴切的,因为朱由检在位期间大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关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大清王朝觊觎中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个“愍”字来评价朱由检是实至名归的。从大清给与朱由检的谥号来看大清对于朱由检的评价是相当的高的。

  南明给与朱由检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这个谥号中的“懋”字意思为以德受官;以功受赏。“孝”字的意思为几谏不倦,践修世德,德通神明,继志成事,教刑四海等,“烈”字的意思与大清给与上相同。从南明给与朱由检的谥号来看,南明对朱由检的评价比大清更高一些。

  总而言之,从朱由检谥号来看,无论是南明还是大清都认为朱由检并不是一个昏庸之辈,而是一位相当有作为的皇帝,只是生不逢时,造就了其悲剧命运。

  明思宗朱由检人物简介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终大清入关自缢身亡。

  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出生于1611年,朱由检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明嘉宗朱由校年少早殇,朱由检临危受命登基即位。朱由检称帝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大明朝中的昏聩气息,很多的宦官得到了报复,但是与此同时,关外的大清也开始觊觎明朝的江山,后来朱由检刺死袁崇焕之后,大明江山不日而亡,明思宗朱由检身为亡国之君,无颜苟活于世,于是煤山上自缢而亡。

  明思宗朱由检的生母是刘氏,其父亲是朱常洛,朱常洛由于不受万历帝的重视,但是朱由检却十分刻苦学习,一直隐忍于皇宫之中。朱由检起初并没有登基即位的可能,但是朱由校因为受到了宦官的蛊惑,后来又溺水病重,不得已而服用丹药,最终中毒身亡。在朱由校临死之前,张嫣据理力争,帮助朱由检成功登上了皇位。朱由检深知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因而在其登基即位初年,就开始致力于国家的整顿工作,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明思宗朱由检却依旧未能够保住大明江山。

  明思宗朱由检一生都是无比悲惨的,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是他却要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但是最终却导致了国内的矛盾不断激化,同时关外的大清也对明朝虎视眈眈,最终明军大败,明思宗朱由检于1644年自缢殉国。

  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有哪些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凡是亡国之君一般都是昏君,但是史学家对崇祯皇帝的评价却是相当的高的,一般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并且积极的付诸行动的君主,在崇祯皇帝的一生中做了很多挽救政局的举措,但是却没有做到力挽狂澜,最终亡国。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

  崇祯皇帝剧照

  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一:明王朝的灭亡之路并不是从崇祯皇帝这里开始时的,在明王朝的最后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明王朝已经显示出了败亡的迹象,众多的史学家都认为明朝败亡之势从万历皇帝的怠政开始就已经开始显露出端倪了。几代皇帝积累下来的积弊,在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已经变得相当的严重,虽然崇祯皇帝希望做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希望能够挽救明朝的颓势,但是始终是无法做到力挽狂澜,因此明朝灭亡的命运不可挽回。

  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二: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想要有作为的君主,但是从其本人的能力来看却并不是一位可以做到挽救明朝于危亡之际的雄才大略的君主,由于其个人能力与其愿望的不相符,使得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也相当的辛苦,据说才二十几岁的崇祯帝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白发,并且长了皱纹,从这里可以看到崇祯皇帝的勤政,也可以看到崇祯皇帝的压力有多大,更加可以看到崇祯皇帝的能力有限。

  崇祯皇帝亡国的原因三: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关外的大清强大了起来,同时由于明朝已经从根上腐烂到底了,所以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主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与李自成和清政府的作战中,明军节节败退,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在清军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夹击之下,明朝最终灭亡。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