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宫第一任皇后--马秀英

  马皇后,名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 宿州人,汉族。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她就是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秀英------马皇后。本书通过梳理各类零散史料,围绕马皇后及其身边相关的人与事,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皇后形象。

  马秀英原名并不是她的本姓,在说明野史中,原名刘阿秀她父亲原是郭子兴同乡人,父亲在乱世中早逝,因聪慧贤良被郭子兴收为养女,改名换姓为马秀英,变更生辰,由1327变为1332年(可能与古人封建迷信有关),朱重八也是被郭子兴改名为朱元璋。后被郭子兴许配给朱元璋,此后精心辅佐朱元璋成就大业。

  1352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郭子兴率数千人响应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占据了濠州(今凤阳)。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有勇有谋,连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便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二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家小的时候,有朱元璋的体贴牵绊。家大的时候,就要靠自己的臂膀牵绊后宫。后宫本身就是一个人多嘴杂的妇女圈子,少不了吱吱呜呜,以及驰骋地嫉妒心。马皇后,就深刻地理解女人们的这个弱点,为了让这些女人能安安稳稳地陪王伴驾。如果因为皇帝的宠爱而生产的,都应该入朝以礼数相待见。自己做出一个合格妻子的典范给众嫔妃们看,什么事也为这些人担当着,显然成了一名宽厚仁慈的有志之妇。宫里地这些妃子和宫人们在马皇后的带领下,相处的十分融洽,这无不体现着天字第一号的招牌魅力的所在。

  马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丈夫的尊敬与爱护。她生前,朱元璋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为她父亲起坟立庙,她死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表示对她的敬重和怀念。马皇后为何如此得到朱元璋的敬重,说到底,马秀英从一个孤儿,到了一个国母,靠的就是这一等一的人格魅力,不但朱元璋钦佩,并且服众后宫,汇泽天下。平日里地求贤护贤,劝诫朱元璋的脾气。直到这位天字第一号夫人离世之前,还在叮嘱朱元璋,要广纳贤士,好好处理朝政,子孙也这样走下去,让百姓和大臣们安健。最后的一口气,吹在了朱元璋悲伤地脸上,从此二人便分道扬镳,留给了后人对这位伟大的贤后,最高的敬仰。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