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的故乡

  阿拉伯的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是一本多么美妙的故事书啊!

  一位国王由于怨恨王后的不贞,每天要娶一位少女,第二天早晨就把她杀掉,以免她也犯不贞之罪。国内许多少女都这样无辜地死去了。全国人民惶恐不安。宰相的一个聪明的女儿,想出一条妙计来,要阻止国王的暴行。她自愿来到王宫,用讲故事消磨那可怕的晚上。国王听得很高兴,可是美妙的故事还没讲完,天就亮了,国王破例没有在第二天早晨杀她,让她第二夜继续讲。美妙的故事仍然没有讲完。于是第三夜,第四夜。……一直到1001夜,国王听得入了迷。他再也不想杀她,并且封她为王后。全国又安宁了。

  这位宰相女儿讲的故事,编成了一本书,就是《一千零一夜》。它确实能吸引每一个读者。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故事同时代的人还是千百年以后的人,大家都为它所展示的奇丽的世界和动人的情节所吸引。书里有阿拉伯的国王、波斯的公主、勇敢的水手、聪明的强盗、神奇的魔术师、甚至还提到了中国的皇帝……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某一个人创作的,它是阿拉伯和波斯人民几百年来民间传说的结晶,是阿拉伯人民贡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珍珠。

  前面说过,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使阿拉伯统一起来,向外进行扩张,不到100年,就成为一个世界上空前的大帝国。阿拉伯地域既然如此广阔,各族人民的往来和商业贸易联系也就大大加强。阿拉伯的中心地区是叙利亚、埃及和波斯(现在的伊拉克和伊朗),往东可以和印度、中国交往,往西往北可以联系拜占庭和欧洲,往南可以进入印度洋和非洲大陆。这样一来,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商旅也云集阿拉伯的大都市。例如,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帝国首都巴格达,就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可以和我国唐朝的长安相比。《一千零一夜》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巴格达。这个城市的中心名叫“园城”,是王宫、政府所在处。故事中那个每天要杀一个少女的国王就住在里面。“园城”里的宫殿美丽无比,还有水泉和花园,周围一道高高的圆形城墙把王宫和外界隔绝。“园城”之外,是商市和手工业区。店铺作坊满布街头,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专做海外贸易的大商贩运来的稀世珍宝。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这琳琅满目的巴格达市场中,做买卖的不仅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也有印度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甚至还可以碰见一些中国商人(那里有一座专卖中国货物的商店)。人们不仅交换商品和特产,也在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趣事奇闻。可以想见,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外奇谈,为《一千零一夜》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提供了多少素材。

  阿拉伯手工艺人有着了不起的技巧。他们善于制作玻璃、珐琅(金属制品表面的玻璃质材料)和金银工艺品,也精于纺织锦缎、刺绣和编织地毯。他们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锐利。除了巴格达这个手工艺生产的中心,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他们的精美产品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流传到世界各地,即使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当然,这些巧夺天工的阿拉伯手工艺品,都给国王和贵族享用了,一般群众根本买不起。然而它们却反映了阿拉伯劳动人民的才华。正是这种才华,使阿拉伯的社会生活环境,就像《一千零一夜》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传奇般的瑰丽色彩。

  阿拉伯各族人民还创造了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他们吸收了东西方建筑传统的优秀遗产,修造起许多雄伟富丽的建筑物。他们的寺庙──清真寺,面积广阔,有高耸的尖塔和圆顶的经堂,牢固的砖石结构,外面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玻璃瓦。他们的宫殿玲珑秀美,有彩色大理石的圆柱和小巧的拱门,墙上和天花板上刻满五彩的图案,地板铺着花纹瓷砖。每一个殿堂和庭院都有喷泉和流水,过道旁种着奇花异草,还有鸟语花香、四季常青的园苑。阿拉伯建筑的卓越成就,不仅使阿拉伯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放出异彩,也对周围地区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印度最美丽的古建筑──玛哈尔陵,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也相当发达。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数字和十进位法,都是先传到这里,再传到西方的。他们的天文、化学、医学比当时的欧洲先进得多。世界上第一部代数著作,就是阿拉伯人穆萨写成的。

  至于《一千零一夜》,据说,它是由一位名叫哲海什雅里的文学家在10世纪中期编集的,其中的许多故事,早在6世纪就已开始流传了。可见哲海什雅里主要是以长期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为蓝本的。在他以后,又不断有人修订补充,一直到14世纪才最后编定。这部书代表了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华。它有极丰富的想象和令人赞叹的虚构,但同时又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