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 2014-03-24 11:44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
- 来源:网络
黄巾起义后,各地割据势力迅速发展,东汉名存实亡。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外戚何进辅政,他联络袁绍消灭宦官专权。当宦官杀死何进,袁绍又杀尽宦官后,董卓率兵进入京都控制了朝政,并废少帝立献帝,自称相国。公元190年,袁绍率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东汉末军阀混战正式开始。军阀割据中势力强大的有黄河以北的袁绍、黄河以南的曹操、长江中下游的孙策等。
曹操出身于宦官家族,在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断地拉拢地方豪强。他又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优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200年,袁绍率领10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双方在黄河边的官渡大战起来。曹操军队只有2万多人,双方相持了半年。曹操得知袁绍的屯粮地点后,派精兵夜袭袁绍的后方,将袁绍在乌巢积存的粮食全部烧毁。袁军上下人心惶惶,曹操趁机发动全面攻击,袁绍大败,带着八百骑兵仓皇北逃。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以后几年,曹操又北征乌桓,逐步统一了北方。
在曹操与袁绍进行兼并战争时,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巩固江东势力。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他兵力薄弱,地盘不稳固,然而有谋士诸葛亮和猛将关羽、张飞、赵云等辅助。
208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那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已死,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投靠刘表的刘备不得不率领部下退守夏口。曹操顺江东而下追击刘备,直逼夏口,并威胁孙权。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在曹操强大兵力的威胁下,孙权采纳周瑜、鲁肃的主张,决定联刘抗曹。周瑜率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会战。孙、刘联军不到5万,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曹军远道而来,行军疲惫,兼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又不习惯水战,特别是曹操骄傲轻敌,轻信周瑜部下黄盖的诈降。黄盖带领10艘大船,船上装着浇上油的枯柴干草,外边盖上帷幕,插上约定投降的牙形青龙旗,又在大船的后边拴上灵活的小船,向曹操投降。在离曹操军营二里的地方,黄盖命令大船上的士兵放火,冲向曹军水寨,然后跃上小船退走。这时正刮着东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曹操的战船被烧,猛烈的大火吞没了曹军的水寨并且延烧到江岸上的曹军大营。孙、刘联军集中精锐水军乘势猛攻,曹军全线崩溃。赤壁之战,终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和曹操的失败告终,是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之一。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回中原,南北相持的局面形成。
曹操北归以后,向关中、陇西发展势力,把统一的范围扩及整个北方。刘备占据荆州的部分地区,并以它为根据地向西进兵取得益州。孙权继续巩固在江东的统治,并向岭南地区扩张。公元220年曹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在北方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在四川建立蜀国;公元229年孙权又在江东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三国鼎立期间,战争仍然不断,但三国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各自图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大大加强,这为以后的统一开辟了道路。